中投顧問重磅推出"產業大腦"系列產品,高效賦能產業投資及產業發展各種工作場景,歡迎試用體驗! | ||||
---|---|---|---|---|
產品 | 核心功能定位 | 登陸使用 | 試用申請 | |
產業投資大腦 | 新興產業投資機會的高效挖掘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招商大腦 | 大數據精準招商專業平臺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治理大腦 | 政府產業規劃及治理的數字化高效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信貸大腦 | 企業信貸(融資)需求挖掘高效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中投網2023-07-06 09:45 來源:互聯網
聯系電話: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掃碼:
國家能源局最近發布的《風電場改造升級和退役管理辦法》提出了加快風電場改造升級的措施。根據該辦法,鼓勵超過15年并網運行或單臺機組容量小于1.5兆瓦的風電場進行改造升級,同時要求達到設計使用年限的風電場進行退役。推動老舊風電場的升級改造不僅有助于提升風能資源和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存量風電場的經濟效益,還可以大幅擴展風電市場的空間,增強電力保供能力,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注入新動力。
風電場的升級改造是將小容量機組替換為大容量機組、將性能落后機組替換為性能優異機組,并相應對配套的升壓變電站和內部集電線路等設施進行更換或技術改造升級,從而提高風電場的質量和效益。
自2003年以來,我國風電進入了產業化發展階段,裝機規模不斷擴大。根據風電機組設計壽命為20年計算,早期投入運營的風電場逐漸進入運營后期。這些風電場大多集中在風資源豐富的地區,但由于早期風電機組技術的限制,使用的機組額定功率較小,普遍不足1兆瓦,發電利用小時數也較低。經過10多年的運行,這些風電場面臨發電效率下降、運維成本高、安全穩定性不足等問題,導致風能資源無法得到充分利用。
隨著我國陸上風能資源的深度開發,各地對風電項目在土地、環保和電網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陸上風電的開發面臨著土地資源和風能資源的限制,新建風電項目的難度逐年增加。通過使用新機組進行改造升級,可以進一步充分利用優質資源,合理擴大裝機規模,有效提高發電效率,實現存量風電場的盤活。目前,我國陸上主流風電機組的單機容量已經達到5兆瓦以上,發電效率實現了倍增。通過以大換小、以優換劣的方式,原有風電場的裝機規模和發電量可增加數倍。
風電換新市場潛力巨大。進入“十四五”時期,我國風電退役換新市場規模呈指數級增長趨勢。根據估算,到2025年,退役風電機組將接近2000臺,裝機容量超過百萬千瓦;到2030年,退役風電機組數量將超過3萬臺,裝機容量接近5000萬千瓦。如果這些風機全部退出,實施大型機組替換小型機組的政策,有望帶來上億千瓦的裝機市場需求。與目前全國風電裝機規模達到3.8億千瓦相比,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對于風電設備企業來說是一個重大利好。
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風電換新還將打開風機葉片回收再利用的新市場。隨著風電場的改造升級和退役,將產生大量的廢棄葉片等部件。據估算,到2029年,國內退役風機葉片的重量將是2018年的上百倍。風機葉片的綠色循環利用勢在必行,相關產業將迎來重大的發展機遇。
盡管這個市場前景誘人,但在《辦法》出臺之前,寧夏、河北、廣東等地已經開始了風電場改造升級試點探索。然而,由于審批、電價補貼和其他政策細節存在不確定性,改造升級的進程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及時出臺相關管理辦法,指導和推動風電場的改造升級和退役工作,對于消除市場顧慮、增強風電企業信心、加快推動升級改造需求的釋放具有重要意義。
風電場的改造升級是風電行業可持續發展和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工作。在推進過程中,應鼓勵經營主體采用先進的機組替代陳舊的機組,采用多元化的創新技術改造模式,根據當地情況選擇適合的改造形式,以提高發電效率為目標。同時,要把生態保護放在首位,確保改造升級和退役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發電企業應承擔主體責任,按照法律法規規定負責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和處置,建立健全風電循環利用產業鏈體系。
產業投資與產業發展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專家。掃一掃立即關注。
多維度的產業研究和分析,把握未來發展機會。掃碼關注,獲取前沿行業報告。